close
寶寶餐具首選建議
陳修玲強調,我們並非鼓勵過度保護寶寶,而是人類生存的大環境真的不一樣了,文明產物讓我們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可能暗藏一些「毒」,嬰幼兒的各種發育尚在持續中,肝腎解毒功能更不如大人完善,所以為寶寶慎選餐具、玩具、用品是必要的。
※奶瓶
對於幾乎沒有解毒能力的剛出生嬰幼兒,父母不妨選擇清洗及消毒都方便的玻璃奶瓶。當寶寶較大後若考量到要讓寶寶自己拿握奶瓶,需要不易破且輕的奶瓶時也應避開PC材質的奶瓶,並遵守上述塑膠使用原則。
※餐盤
盡可能幫寶寶尋找有隔熱設計的不鏽鋼餐碗、湯匙、杯子。必需選擇塑膠餐具時可以比較不毒的高密度聚乙烯(HDPE)和聚丙烯(PP),也就是塑膠類回收編號的2號和5號。
※花色
奶瓶或餐具盡量款式簡單且少花色,避免鮮艷的卡通圖案,因為這些圖案可能含有重金屬等,常見的例如鉛和鎘,此二者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腦部和骨骼發育,不可不慎。
 
鍋具和烹調也會讓食物變毒!
除了餐具,另一個可能將食物變成毒物的便是「鍋具」
陳修玲表示,烹調的高溫過程常常也會因為鍋具的材質而溶出有毒物質,例如曾經紅極一時的鐵龍鍋,因為重量輕且不易沾鍋的特性大受主婦青睞,但後來發現鐵龍就是四氟乙烯樹酯,它含有一種在動物實驗已證實會改變肝細胞表現的有毒物質“全氟辛酸(PFOA)”,所以現在較少人要買鐵氟龍鍋,而且我們也建議鍋具的材質一旦標示是“氟素樹酯”,那就不要購買使用比較安全。
<表二>乃常見鍋具的優缺評比,媽咪可視自己的習慣選用,不論什麼材質的鍋具,使用後若出現刮痕或有東西剝落、生繡等異狀,建議停止使用。
 

<表二>鍋子安全比一比
材質
安全性
優點
缺點
鐵氟龍鍋
××
不沾鍋、重量輕
易刮傷、會產生致癌毒素
鋁鍋
×
很輕、傳熱快
烹煮酸性食物會溶出影響腦神經的鋁
鐵鍋
傳熱快、耐摔
很重、易生鏽、易沾鍋
不鏽鋼鍋
不生鏽、耐摔
易沾鍋、傳熱較慢
玻璃鍋
保溫效果好、到得到內容物、可在瓦斯爐和微波爐上加熱
較重、傳熱嫚、易打破、易沾鍋
陶鍋
保溫效果好、可在瓦斯爐和微波爐上加熱
較重、傳熱慢、易打破、易沾鍋

表格內容出自:《無毒保健康》新自然主義出版。
 
 
 
 
陳修玲
現職: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監事
 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消費品質委員會委員暨環保講師
學歷:美國奧瑞崗州立大學毒理學碩士暨博士候選人
 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系畢業
經歷:台大醫院病理科助教兼技士
  美商磐亞工程顧問公司分公司經理
  環保署環保標章審議委員

轉载自 http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/article.aspx?aid=EA8643BA3D9EEC9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宥王子的寶貝窩 的頭像
    宥王子的寶貝窩

    宥王子寶貝窩的部落格

    宥王子的寶貝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