訓練獨立性的八個方法(上)
採訪/曾愛
專家/資深幼教老師 劉美玲
南郭國小低年級老師 蘇明君
※一、我可以自己吃飯
◎做 法:
1.從小適當給予相關的手部肌肉刺激,例如以手指撿小豆子、用匙湯舀小積木、彈珠等訓
練手部的控制。
2.剛開始讓孩子自己吃飯時,可把食物切成合適的大小。
3.為他準備專用的湯匙及餐具。
4.開始一定會有吃不好的過程,家長不要在意,重點是讓孩子願意自己吃飯。
5.如果孩子做得不錯,家長就給予立即的鼓勵。
●重 點:
好奇是孩子的本性,每個孩子都會想嘗試模仿大人去做一些獨立的行為,反而往往是大人的過度保護,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。訓練孩子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,就是踏出獨立的第一步,讓他嘗試去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,學習照顧自己。
*技 巧:
自理能力的獨立、以自己方式解決問題。
※二、小幫手
◎做 法:
1.媽媽做家事的時候,可以一邊做、一起告訴孩子做事的技巧,例如抹布不可以太濕、應
該一邊倒退,一邊擦地。
2.當孩子有興趣,也有基本肢體能力時,家長就可以分配他做一部分的工作。
例如讓孩子幫忙掃地、擦地板、折衣服。
3.不要在意他一開始做得不好,家長可以想一些較簡單的步驟來教孩子。
●重 點:
透過模仿、操作,而學會一些生活的能力,就是孩子獨立的最好過程,家長不要先入為主,認為孩子一定做不好、會打破碗盤等等,凡事都是需要從失敗及嘗試中逐漸熟練,從小讓孩子習慣當小幫手,你會發現自己輕鬆不少。
*技 巧:
模仿大人的行為、越做越拿手、體諒家長的辛苦。
※三、預定明天的計劃
◎做 法:
1.以「我能做到~」為開場,家長先請孩子設定一件明天要做到的事情。例如,我能做到
自己收玩具、我能做到自己上廁所。
2.只要孩子隔天做到自己說過的事,家長就給予一個榮譽獎章。
(可以去買一些卡通小別針)
3.慢慢的增加明天能做到的項目,例如完成三件事,就能獲得三個獎章。
4.等收集一段日子後,一起來數數他有多少個獎章,也代表成功做了幾件事。如果達到目
標,家長也能給予孩子喜愛的獎勵,例如去吃麥當勞冰淇淋等。
●重 點:
這個方法能讓孩子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,為自己立定更好的下一個目標,並且願意朝著目標前進,同時,孩子也因為累積更多能力,而越顯獨立。不需要家長刻意強迫,孩子已經做到很多事情了。
*技 巧:
評估自己的能力、自我安排、獎勵增強。
※四、小小設計師
◎做 法:
1.準備一件白色、不怕剪壞的棉質衣服。(或是已經要替換掉的舊衣服)
2.告訴孩子他現在是設計師,可以要設計一件他喜歡的衣服樣式。
3.家長也準備一件自己要設計的衣服,先讓孩子了解,衣服可用色筆畫圖案,也可以用剪
刀剪洞,或是縫幾個大扣子也行。
4.接著讓孩子著手設計自己的衣服。
5.設計好之後,家長和孩子可以穿自己設計的衣服一起拍照、走秀。
●重 點:
讓孩子擁有絕對的自主權,透過藝術的設計,可以自由發揮他的創意,並有一件完全屬於個人想法的衣服,透過拍照及走秀讓他對自我產生肯定,相信自己可以越做越好,讓他了解思想獨立的快樂。
*技 巧:
藝術創造、想像空間、自我肯定。
- Aug 05 Fri 2011 18:20
訓練獨立性的八個方法(上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